服務熱線
13861071298
Product classification
2015-08-07 06:40:47 來源:南方都市報(深圳)
繼十部委出台互聯網金融根本大法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e) 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一係列細則已經或正在緊鑼密鼓發布。此,中國互聯網金融正式告別“野蠻生長",步入有序發展的新時代。
從(cong) 2013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在金融領域實現井噴式發展,逐漸構築起對抗傳(chuan) 統金融機構的全麵競爭(zheng) 格局。互聯網金融去中介化特點改變了傳(chuan) 統金融機構的價(jia) 值創造和價(jia) 值實現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構已有資源配置格局。互聯網金融衝(chong) 擊力的擴張使得傳(chuan) 統金融機構飽嚐擠出效應和競爭(zheng) 壓力。
當然,上述格局一方麵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等創新方式獲得,另一方麵也由於(yu) 監管套利和監管真空造成傳(chuan) 統金融機構處於(yu) 不正當和不公平環境中。如今,隨著監管落地,無論是“金融+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金融",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第三方支付、P2P正式成為(wei) 非銀行金融機構,但其不規範、不成熟的跨界行為(wei) 將受到遏製,運作模式將發生深刻變化。如P2P行業(ye) 由第三方支付進行托管的模式將無法繼續;支付賬戶不再具備完整的金融功能,第三方支付公司回歸服務電子商務和小額便捷的定位,等等。
傳(chuan) 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中的競爭(zheng) 地位顯著提升,得以時間換空間應對互聯網衝(chong) 擊,但由於(yu) 移動互聯的趨勢不可逆,這既是機遇,也無疑成為(wei) 商業(ye) 銀行互聯網金融戰略的zui後窗口期。
短期而言,商業(ye) 銀行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受到的互聯網衝(chong) 擊有所平滑,迎來的機遇。先,金融脫媒有所削弱。互聯網理財資金回流出銀行壓力減小。同時在支付賬戶沉澱的低成本資金,將流回銀行體(ti) 係。其次,獲得互聯網交易的底層數據。銀行仍將是支付體(ti) 係的核心。此次監管出台將增加網關(guan) 支付和快捷支付的使用,而這兩(liang) 種支付方式為(wei) 銀行掌控客戶交易信息提供了可能,讓銀行更多地參與(yu) 到互聯網支付的流程當中,並掌握更多的網絡交易數據,支付賬戶、信息流、資金流將回歸銀行掌握。在“數據為(wei) 王"的時代,傳(chuan) 統銀行對交易數據掌控力將得到提升。zui後,金融話語權提升。商業(ye) 銀行與(yu) 第三方支付公司(特別是強勢如BAT)的合作話語權提升。互聯網金融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傳(chuan) 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的產(chan) 品創新建立在銀行係統所提供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服務之上,其支付、繳費、代理等業(ye) 務的起點和終端都離不開銀行賬戶。銀行還有可能替代第三方機構輸出平台及功能的搭建、結算清算等服務等。
長期而言,互聯網金融機構將通過並購整合、申請金融牌照等方式,掀起新技術和新生產(chan) 方式的新一波創新潮流。值得強調的是,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使得金融不再是一種權利,而是一種公平合理交易的商品和服務。為(wei) 了盡快擺脫潮流追隨者的地位,做互聯網金融的者,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應有自我革命的勇氣,主動擁抱互聯網進行變革,勇於(yu) 給自己“動手術",將真正的互聯網基因植入體(ti) 內(nei) 。那些動作慢的、或者選錯了方向的傳(chuan) 統金融機構則可能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先,互聯網金融在聚攏客戶、提升客戶體(ti) 驗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值得深入學習(xi) 和借鑒。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應在“大數據"戰略之下,綜合分析自身資源特征、客戶行為(wei) 趨向變化、主要競爭(zheng) 對手戰略等因素的基礎上,擬定差異化的競爭(zheng) 策略並盡快付諸實施。比如,開發差異化的一站式個(ge) 人金融服務移動平台,多渠道搭建和完善客戶接觸體(ti) 係等等。
其次,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平台資源成為(wei) 金融服務拓展的重要抓手。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應充分意識到“平台為(wei) 王"對經營拓展的積極意義(yi) 。一直以來,龐大的網點資源是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接觸客戶的核心資源。然而,主要依托物理網點接觸客戶顯然已經難以適應信息經濟時代客戶經濟行為(wei) 變化的需要。與(yu) 主流電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相比,傳(chuan) 統金融機構的用戶數量處於(yu) 劣勢。因而,對於(yu) 傳(chuan) 統金融機構而言,在持續推動網點轉型的同時,著力打造尊重客戶體(ti) 驗、強調交互式營銷、主張平台開放等新型經營模式,實現互聯網技術與(yu) 銀行核心業(ye) 務的深度整合。
zui後,加快大數據分析技術體(ti) 係和數據銀行的建設步伐,充分挖掘客戶群的信息財富,是銀行業(ye) 應對互聯網企業(ye) 挑戰的根本途徑。為(wei) 此,商業(ye) 銀行以大數據技術應用為(wei) 抓手,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的要求,通過對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與(yu) 運用體(ti) 係進行深層次改造與(yu) 完善,充分挖掘信息的價(jia) 值,從(cong) 支付、融資和產(chan) 品中介向信息中介轉型,形成大數據時代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史晨昱(資深金融業(ye) 人士)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Copyright © 2025 版權所有:米兰体育下载并安装 ICP備案號: 技術支持: 總流量:697546 網站地圖